2023-08-17 20:00:00
7月27日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利童辛志愿服务队奔赴山东省临沂市矿坑镇,开展为期十天的“五步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走进乡村、深入基层,汇聚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宣讲:让理论“声”入民心
团队成员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走访矿坑镇凤凰庄村等20个行政村、山东中成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创新使用“1+3+N”宣讲模式,牢牢把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村民、村干部和企业为主体,采取大主题、小切口的宣讲方式,分别进行了“网络安全”“保密常识”“信息安全”等主题宣讲。为增强理论宣讲的有效性,服务队制定宣传手册,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开设“云讲堂”、深入乡村街道等,开展政策理论宣讲,使党的声音传播的更广泛,传播途径更加贴合群众。
“1+3+N”宣讲模式实现了理论宣讲内涵深刻、要点突出、形式丰富,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将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基层群众的耳朵里、脑海中、心坎上。
教育:同上一堂思政课
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呼唤一代代有志青年树立奋发向上、挑战自我、汇聚力量、奉献祖国的远大目标,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团队成员依托专业知识,联合手牵手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矿坑团队,与当地孤困儿童同上一节思政课。
团队成员携手当地儿童先后参观了苍山暴动纪念地展馆和指挥部旧址,在志愿服务队同学的讲解下,孩子们深情缅怀刘芝言、郭云舫等革命先烈,深刻感悟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烈士们为国捐躯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孩子们紧握志愿者的手,凝望着烈士遗像庄重宣誓:“好好学习,努力刻苦,责任在肩,强国有我。”
调研:探索乡村振兴梦
乡村发展是历史命题,也是时代课题。团队坚持“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走进临沂市矿坑镇后立庄村,开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探寻乡村振兴新道路”主题调研,聚焦村镇特色产业发展,感受农村建设新活力。
后立庄村是矿坑镇推进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在探索振兴的路上,后立庄村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命脉,采用“村企共建”发展模式,盘活闲置土地,建设扶贫车间,引进大型企业,激发当地经济活力。团队成员调研了山东喜庆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金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驻村企业,了解企业发展历程、系列产品、研究成果等内容,参观了企业一线车间,深刻感悟了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的魅力。
研学: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继承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是新时代青年的崇高使命。鲁利童辛志愿服务队以“民族复兴,乡村亦振兴”时代课题为依托,以“一馆一园一基地”实践项目为载体,走进兰陵博物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及苍山暴动纪念地开展实地调研学习。成员们在研学中追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体悟革命先烈感人事迹和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无私奉献宝贵品质。
研学结束后,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在此次‘行走的思政课’中边走边学,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铸就的壮阔历程,看到了乡村的振兴、社会的进步和祖国的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成员们立志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用青春力量在接续奋斗中谱写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
分享:总结实践的经验
为加强交流交融,总结经验成果,更好地推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走深走实,团队成员积极开展分享活动。团队坚持以自我总结为中心,在学院、学校和社区开展分享交流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更多青年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在分享中,团队成员表示,此次社会实践不但开阔了视野,而且磨练了意志,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将会继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社会奉献青春力量。
矿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乔宏涛对实践团队成员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他们能继续将读万卷书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本领,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通讯员:张景云、邢希娜、程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