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 创建“五育人”工作体系

发布时间:2020-10-12 11:55:19 作者: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外语专业是中西文化思想激烈碰撞的前沿学科,如何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外语专业课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是一个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深耕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结合学院特点构建师德、课程、科研、网络、实践“五育人”工作体系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践行师德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育人是教师的本分。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铸造灵魂,育人新生的过程。新时代师德建设既要坚守“铸魂”的朴素真谛,还要把握“育人”的时代脉搏。

外国语学院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把握思政工作的重要地位,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制定了《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办法》等文件,开展了系列培训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提线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争做“四有”好老师。学院充分发挥典型、榜样的示范作用,加强舆论引导,宣传正面典型,不断总结学习优秀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充分挖掘新时代教师的好思想、好作风,为广大教师树立铸魂育人的新榜样,大力宣传师德建设成果和先进事迹,营造有利于师德建设的氛围,以此激励和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课程育人

外国语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坚持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齐头并进“立德树人”的目标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以及教学过程设计等各方面渗透对学生内在素养的重视、思想品德的培养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引导,结合师范认证、专业认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等,形成了“立足教材、强化设计、全员参与、分类实施”的专业课程教学育人机制和“寓道于教、寓道于乐、寓道于师、寓道于课”的课程思政实践模式。如在《报刊选读课》上,教师以《中国日报》等报刊材料为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国发展和全球化格局的认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中日文化比较》课在介绍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同时,为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和引进优秀外来文化提供借鉴,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高级英语》教学团队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在疫情期间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内外对待疫情的不同态度,探讨中西两种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以及中外价值观的不同,教育学生坚定制度自信

挖掘科研育人的要素,加强科研育人

外国语学院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将党组织强大的政治生命力贯穿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始终,助推搭建科研平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方位挖掘科研育人的要素,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全面优化科研育人环节和程序,完善科研育人评价机制,强化科研育人实施保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培养师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打造了科研育人质量提升新机制和新体系。

学院团队结合思政与专业有效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申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各类项目7项。《传播学视域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研究》等18项课题获得省部级立项。邀请专家开展学术讲座,比如举办“语言学习与思政化建设:以毛泽东诗词英译为例”的学术讲座,让师生们接受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举行中国典故英译的方法——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典故英译为例”的讲座,师生一起学习了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

强化“互联网+思政”,引领网络育人

充分发挥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优势,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开通基于“一平三端”的智慧学习平台,开设了“立德树人”网络课程,分设“立德学堂”、“树人学堂”两大学堂。“立德学堂”实现了学生政治学习、思想汇报与学习评价一体化直观体现“树人学堂”将日常管理、学业指导、人文关怀有效联动。

学院各支部在“智慧党建”的理念下不断探索创新,录制系列“微党课”,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将教育内容传达给师生党员,以全媒化、立体化的传播格局,让师生党员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新媒体党建带来的实效。目前“立德学堂”已上传由学院师生录制的“微党课”视频23个,音频8个,PPT作品42个,点击浏览量已达36万余人次。 “立德树人”网络课程将“立德”与“树人”有机结合,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取得了良好的网络育人效果。

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深化实践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总书记的话,对实践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外国语学院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不断促进第一课堂专业知识教育与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拓展的有机融合,以志愿活动引领实践育人、以创新创业活动助推实践育人、以教育实习深化实践育人、以学科竞赛筑牢实践育人、以学生社团活动拓展实践育人、以社会服务践行实践育人,教育引导师生在实践中增强能力、树立家国情怀。

学院外事志愿翻译服务队立足专业优势,提供多语种翻译志愿服务,助力烟台“一带一路”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在烟台举办的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中国(烟台)国际食品安全暨进出口食品博览会、世界老年旅游大会等国际会议活动现场,处处都活跃着学院师生的身影。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代训,近年来,“国创计划”立项48项,在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6项。学生积极参加专业赛事,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71项;在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学院师范生有12人获省级一等奖,3人获省级二等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连续多年开展面向留守儿童的外语支教实践、基层党建调研、精准扶贫推进工作,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队荣获省级“优秀服务团队”称号。